首页  >   实证研究  >   研究人员  >   研究资助项目  >   不限  >   不限  >   《社会信任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社会信任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项目负责人:丁从明

项目截止时间:2018531-2020531

项目简介:

本研究计划包括如下两项子课题:

子课题一:社会信任模式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子课题将集中研究两个问题:(1)社会信任模式的区域分布特征。实证分析中国的社会信任模式呈现怎样的地理分布特征。通过刻画中国信任模式的区域特征,进而奠定本课题研究的基础。(2)解释社会信任模式差异。如果存在特定的地理分布特征,那么这种社会信任模式是否与农业种植方式、短期的历史事件冲突具有因果关系。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南稻北麦”的种植方式对南北方协作半径和社会信任模式存在显著影响,水稻种植区的协作半径更短,劳动密集程度更高,更容易产生受限制信任模式(Limited Trust)。在本子课题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地理禀赋、气候、种植方式、自然灾害等可能因素对中国区域社会信任模式的影响。

子课题二:社会信任模式的经济影响。本子课题将集中研究三个问题:(1)信任水平对农村资金借贷行为的影响。低信任地区的人们在融资方式上可能更倾向于非正式借贷或熟人借贷,而高信任水平地区的人们则更有可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贷款,最终社会信任模式借此机制影响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信任水平对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具有高度自发社会性的文化所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构建现代大型企业的能力,而缺乏广泛信任和自发组织社团的社会则盛行家族式小企业,若要建立大规模经济组织则需要依靠政府。而企业规模的不同则进一步影响企业和地区的经济绩效。(3)信任水平与制度(Formal Institutions)、政策的交互效应。社会信任水平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正式制度之间相互影响(Putnam, 1993, 2000)。本研究将以20世纪80年代的村民自治与选举制度为研究视角,分析不同信任水平下,选举制度对乡村治理质量(例如公共过物品供给、村民对村干部信任度、村委会腐败行为)的影响差异。

 

TOP